有效嗎?
有。
確實有好幾位客人在看過她的拉客留言之後,表示想到她媽媽開的小店試試,然後私聊問她地址。
當時趙琪芝快樂極了,以為自己這麼幹能快速給自家小店拉到新客。
可惜遠方的客人還沒來得及到達貴陽,她的小紫書帳號卻先迎來了禁言警告。
原因是私聊引流次數太多。
*
禾嬡尺正在路邊刷小眾點評。
點評在貴陽不好使的情況比在桂林更嚴重,這兒的本地人似乎比桂林更沒有使用點評的習慣。
導致點評上的店鋪評價呈現非常嚴重的兩極分化。
最火的網紅店底下會有上萬條評價,評分極高,且底下的評價有相當一大部分都是真實評價,證明評分也不全是刷的,估計網紅店也有些真功夫。
而本地經營多年,並未在網上紅起來的小店,評價則數量相當少,少到什麼程度呢?
可以一條都沒有。
禾嬡尺還在點評搜過下午她剛吃過的那家土豆局,兩年前開的店,評價36條,總分4.2。
評價里有12條是老闆和親戚自己刷的,而且老闆似乎還在網上試著營銷過,不然後頭那24條真評價還真出不來。
不好吃嗎?
好吃。
評價真實嗎?
怎麼評?
想了想,禾嬡尺決定打開其他平台試試。
小紫書吧,紫書網友還挺熱情,經常會有本地人在外地人詢問美食的筆記底下推薦一些不知名小店。
說不定能有新發現?
第156章
華燈初上,貴陽居民區旁的街道人來人往,禾嬡尺站在路旁,邊用鞋玩著腳下翹起來的地磚,邊刷小紫書。
幾分鐘前,她想在小紫書上搜索不需排隊的好店,在小紫書內置搜索框裡輸入『貴陽美食』四字,搜出一大堆美食筆記。
網友們又發視頻又發圖的,內容相當豐富。
禾嬡尺看進去了。
不過沒多久,她又清醒過來,將自己從刷手機的狀態中抽離,並啟動美食網紅打卡app的內置功能,將一些GG和虛假推薦標紅。
就連APP的胖熊貓小美都跑出來看熱鬧,陪她一塊研究。
這回再看,她的注意力便從美食推薦筆記上,轉移到吐槽筆記里。
小紫書玩得多,禾嬡尺已經掌握了在這個app里尋找美食推薦的精髓。
像《貴陽美食推薦》《來貴陽必吃榜單》這種名字的前排筆記通常熱度不低,裡頭推薦的店子基本都有一定名氣。
有名氣的店子味道雖說也有一定保證,但現在假期人多,所以到店必排隊。
像《貴陽美食避雷合集》《暴言!在貴陽就找不到一家好吃的貴州菜!》這種筆記就不一樣。
只要寫筆記的用戶吐槽足夠精準,再態度好一些賣個萌,說自己只是標題黨,希望本地網友可以介紹幾家好吃的餐館等等。
被標題激怒點進筆記,又被內容哄著安撫過的貴陽網友就會不知不覺地在鞭子與糖的哄騙下,在評論區掏出自己壓箱底的私藏好店,叫遊客們好好嘗嘗,到底什麼樣的貴州菜才味正。
禾嬡尺目前就在一篇吐槽貴陽美食的筆記評論區里,尋找今日用餐目標。
「我得找一家距離我現在這個地方近的,不用排隊的店。有沒有青雲集市附近的店?」
「交通街?我看看地圖近不近……」
「倒是在一個區內,就是剛才走反了,現在離得有點遠。」先記錄一下,可以下次試試。
「酸湯牛肉?我看看這家店在點評的風評怎麼樣,順便看一下距離多少。」
「……評價才58條,看起來好像還行,就是有點遠,先收藏一下。」
「爆醬鐵扇小烤串?圖倒是很好看,你倒是發地址啊!」天橋底下的小推車算什麼位置,誰能找到哦。
禾嬡尺在評論區慢慢往下翻,快拉到底時,一條非常詳細,又帶著濃厚個人情感的拉客GG評論進入她的視野。
拉客內容寫得很樸素,大概就是說自家店子以前在美食城開的時候比較受歡迎,後來因為餐飲業不好做,美食城倒閉,所以歇業兩年。
最近餐飲環境好了些,在老客的催促下選擇重新開張,位置有些偏,不在主道上所以客人不多,不用排隊。而且附近餐飲店很多,哪怕到她家店裡試了不喜歡,也可以去別的店繼續吃,整條街都不鬧,不用排隊。
有意思的是,這條評論確實是GG,但GG底下卻有幾條真回復。=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