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爐的餅子酥皮還有些脆,被牙齒一咬,便層層裂開。一股細微的熱煙從裂開的紫紅色鮮花餡裡帶著絲絲香甜緩緩升起。
餅皮僅是香酥,吃起來本身沒什麼味道,鮮花餡則甜中帶著些許果醬味。
舌頭一卷,將沾到唇邊的碎酥皮和鮮花餡順進嘴裡,微微濕潤的鮮花餡便與酥皮混成一片,多咀嚼兩下,還能嘗出裡頭藏的花瓣纖維。
將嘴裡的一口鮮花餅吞下,禾嬡尺忍了忍,沒再吃第二口,主要是有覺著些干。
空氣太幹了。
剛在市場裡逛的時候她帶水,現在嗓子裡幹得很。剛出爐的鮮花餅本身味道不錯,卻也得考慮客觀條件,她得先去買些喝的再把剩下的烤餅吃掉。
鮮花餅甜,最好買些不那麼甜的茶飲配著吃,例如無糖純茶之類的。
也不知是不是花卉市場外頭的商圈有些舊,溜達小半圈,禾嬡尺沒在周圍看見茶飲店,卻在中途被一家看起來格外熱鬧的店子吸引住目光。
「吃什麼好東西,店外面圍這麼些人?」看樣子還全是本地人。
禾嬡尺穿過人群好奇地往裡看,才發現這是一家米線店。
花半秒鐘,她心裡便開始打退堂鼓。
米線還是不要吧,昨天吃那一大碗,都給她撐到嗓子眼上來了。這麼想著,她便開始往店外頭退去。
只是她的腳步在退,思緒卻還留在店子裡。
無他,只因守在灶台前煮米線的姐動作行雲流水,酷炫得很。
店子不大,光是出餐的廚房便占了小半位置,顯眼得很。
廚房裡擺著各式各樣的調料湯鍋,被各式食材餐廚具堆得滿滿當當,然而裡頭最顯眼的,還是灶。
灶是橫的四眼灶,每個灶上邊都擺著把手向上的銅鍋,幾乎每個鍋里都煮著滿滿米線。
灶燒得很熱,火大得都快燒到鍋柄上去,米線湯偶爾會從鍋里濺出,滴在燎著銅鍋的火上,叫它炸得通紅。
而煮米線的姐,則靠著手中疊起來的一塊抹布,雙手在火光中來去自如。
很厲害的樣子。
禾嬡尺邁著猶豫的步伐慢慢往外退,退到一半,瞧了兩眼蹲在店內外小桌板上吃米線的客人,又猶豫著往裡走。
還琢磨:「這家店賣的是什麼米線,跟昨天吃的完全不一樣啊。」
轉頭,她便不自覺地開始在店內牆上尋找餐單。
有了。
官渡小鍋米線。
店裡主要賣的東西就是小鍋米線、燜肉米線、豆花米線。
如果不喜歡米線,還可以把米線換成麵條、餌絲、卷粉。
小份10元,大份12。
除此之外還能加冒,牛肉8元、燜肉5元、鮮肉3元,常見的雞蛋和煎蛋則是2元一個,價格相當居民。
看著餐牌,禾嬡尺想起來了。
「昨天晚上搜過橋米線的時候,好像看見有網友說小鍋米線才是昆明本地特色,說的就是這種米線吧。」
她又看了一眼雙手在灶上飛舞的老闆。
確實很特色。
就在禾嬡尺猶豫要不要來一份嘗嘗的時候,店裡員工已經注意到她。
畢竟她左臂抱著一把鮮花,右手捏著鮮花餅紙袋,還在店裡東張西望,確實和店裡常見的本地人完全不一樣。
店員便問她:「要吃什麼?」
下一秒,七個字從禾嬡尺嘴裡脫口而出:「小份的小鍋米線。」
好的,她跑不掉了。
行吧。
禾嬡尺付過款,又溜到隔壁便利店隨便買了瓶無糖茶才再次回到店裡。
昆明的中午氣溫早就上來了,太陽底下熱烘得很,曬不到太陽的地方卻又很涼快,甚至有點冷。
便利店裡的無糖茶哪怕不放冰箱裡也有些凍手。
她用微涼的茶水配著熱乎乎的鮮花餅墊了墊肚子,便伸長脖子在店裡等她的米線,順便看小鍋米線到底怎麼做。
跟禾嬡尺平時常吃的米粉、面之類的食物不太一樣的是,小鍋米線不是做完一份,才做下一份。
人多時,都是四份四份的出鍋。
先把裡邊啥都沒有的銅鍋放在灶上,然後依次往裡面打上少量墊底的大骨湯,再取出一個裝滿鮮肉沫的缸子,挨個往銅鍋里放鮮肉沫。
隨後,用一個大湯勺將肉沫往銅鍋底下壓一壓,好讓它受熱均勻,再挨個往鍋里撒韭菜。
肉沫、韭菜、墊在鍋底,熟得很快,等高湯再次沸騰,就能往銅鍋裡頭擱米線,再澆上一勺高湯繼續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