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2 / 2)

「皇后這些日子辛苦了, 還是要好好調養身體要緊。」元興帝拉過李皇后的手, 拍了拍, 「貴妃辦事謹慎妥帖, 讓她幫你管理後宮, 朕很放心。」

李皇后抓著元興帝的手一緊,但還是虛弱地點點頭道:「臣妾謝陛下掛念。寧妹妹素來辦事周到,臣妾便可安心養病了。」

元興帝似乎對她這個反應很是滿意,又溫聲細語地囑咐了李皇后幾句保重身體之類的話,便起身去處理政務了。

侍奉在一旁的趙承安只是默默看著, 一雙鳳眸中透露著與年齡不符的神色。

宸華殿內冷清寂寞, 然而鳳棲殿內卻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

瓊枝喜氣洋洋地將鳳印呈到寧貴妃跟前, 「奴婢恭喜娘娘!如今這鳳印到了娘娘手裡,說明聖上是看重娘娘的。」

「是麼?」寧貴妃將那枚鳳印拿在手裡掂了掂,面上卻是不見歡喜之色。

「可本宮怎麼覺得,此事沒那麼簡單呢?」

瓊枝不明所以地問道:「娘娘此言何意?奴婢倒是覺著聖上此舉是對娘娘心有愧疚,畢竟當年若不是他們李家用了見不得人的手段將女兒塞進王府,今日坐在六宮主位的,應當是娘娘才對。」

「瓊枝,以後這種話不准再說,知道嗎?」寧貴妃慍怒道。

「可是……」

「在自己宮裡也不准說。」

「是。」瓊枝雖替寧貴妃覺得委屈, 但也只好聽命。

不過瓊枝說得也不無道理,寧貴妃一邊把玩著鳳印一邊想道。

當年,寧貴妃和還是魏王的元興帝被先帝賜婚,本應挑個良辰吉日完婚的。

少女時期的寧貴妃對這樁婚事並不算滿意,畢竟那時的她仍對「一生一世一雙人」抱有幻想,希望自己未來的夫婿可以只愛自己一人。

魏王鍾情於顧令惜,多年求而不得,此事整個金陵城都知道。

自己和顧令惜同為金陵四大世家的嫡女,人家不要的,她也不想要。

但這樁婚事畢竟是先帝賜婚,又考慮到家族的前途,寧貴妃倒也沒反抗。

結果誰知道就在先帝賜婚後一個月,李氏女不慎於上巳節失足落水。

當時曲水河畔兩側站的都是人,一個未出閣的世家貴女若是就這麼濕著衣衫從水中出來,別說是她自己名聲盡毀,就連整個李家都得跟著丟人。

就在李家下人不知所措的時候,魏王恰好路過。

見此情此景,魏王立刻解下自己的披風,將李皇后裹得嚴嚴實實,就這麼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她抱回了李家的馬車。

此事很快就在金陵城鬧得沸沸揚揚。

先帝頭疼壞了,照理來說,一個未出閣的世家之女讓皇子給看了個透,皇子是肯定要娶她的。

但在此之前魏王已經與傅氏女有了婚約。

李氏和傅氏門第相當,不管讓誰做妾都難以跟其背後的家族交代。

最終先帝只好破格讓二女都嫁與魏王做平妻。

然而魏王和寧貴妃的婚約定在了三個月之後,而李皇后落水一事已經鬧得全城皆知,不好再拖延時間,只能讓李皇后先入王府。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後來魏王登基後,李家及其黨羽便以「先後有序」為由,「建議」元興帝立李氏女為皇后。

當年傅家官位最高的人是傅彥的祖父,卻也只做到了從三品官,而李家老太爺卻已經是權傾朝野的太尉。

李氏掌握了在朝中的話語權,元興帝也不好說什麼,只得立李氏為皇后。

此事便也成了寧貴妃多年的心病。

好好一個名門嫡女,如何能忍受得了嫁給別人當小妾?

即便嫁的是帝王,卻也令她心堵得很。

元興帝剛當上皇帝的那幾年,寧貴妃還總是明里暗裡地抱怨此事。

然而年頭久了,她也慢慢不再提。

一是她自己看開了,什麼帝王專情根本不重要,還是想方設法為家族帶來利益更實在。

二是她發現每次自己一提此事,元興帝都會面露不悅。

寧貴妃深知自己在宮裡的地位與娘家在朝中的地位相輔相成,便只好收起那些小性子,一門心思在宮中站穩腳跟、培養兒子。

「這鳳印在誰手上不重要,誰的兒子能得聖上器重才重要。」寧貴妃說道,「本宮是擔心,聖上今日讓本宮暫掌鳳印,明日就會提拔七殿下。」

瓊枝納悶地看著寧貴妃,然後瞬間恍然大悟。

果不其然,幾日後元興帝在早朝宣布了一件要事。

「七皇子聰慧伶俐、敏而好學,先前居於冷宮卻仍舊能讀書寫字,對諸多事宜都有一番獨到的見解。朕膝下有如此賢能之子,前十四年卻疏於管教,沒能給他尋個先生,朕實在是過意不去。」元興帝語氣中充滿了愧疚。

最新小说: 「驕」滴滴 暴躁太子的哭包伴讀 蛇蛇今天也沒變成辣條呢 大王,此奸臣不可留 折辱的陰鬱皇子登基了 精神病發現世界終於癲了 我魚呢[種田] 嬌軟菌妃今日科考上岸了嗎 路邊的野男人可以撿 一不小心和鬼結婚了